1、理赔的误工费要交税费吗
理赔的误工费无需缴纳税费。误工费是指赔偿义务人应当向赔偿权利人支付的,受害人从遭受伤害到完全治愈这一期间(误工时间)内,因没办法从事正常工作而实质降低的收入。
法律快车提醒,这一收入损失作为赔偿金,并不是应税所得,因此不需要缴纳税费。国家的有关规定明确指出,作为赔偿金本身就没实质的税费标准,所以不会出现税费问题。
2、误工费税费法律规定
关于误工费税费的问题,虽然没专门的法律条文直接规定,但从有关法律规定中可以判断出误工费不是应税范围。
1.在税收法律体系中,应税所得一般包含薪资、薪金、劳务报酬等劳动性所得,而误工费作为因伤害致使的收入损失赔偿,并不是这类应税所得范畴。
2.从公平适当的角度出发,需要受害人因伤害获得的赔偿缴纳税费显然是不适当的,这也与国家的税收政策相悖。
3、误工费计算标准及证明
误工费的计算标准主要依据受害人的收入情况来决定:
1.对于有固定收入的受害人,按实质降低的收入计算误工费。
2.对于无固定收入的受害人,则以近期三年平均收入为准计算,假如不可以证明近期三年平均收入,则按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时的上年度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平均薪资为标准计算。
3.在司法实践中,受害人的收入状况需要通过证据来进行认定。证明误工费的证据主要包含出院公告单、医院出具的病休证明、法医鉴别书、所在单位的误工证明及出事前三个月薪资表等。
4.若误工职员的薪资超越了国家规定的纳税起征点,还应当提缴税务部门出具的完税凭证。这类证据材料对于确定误工费的具体数额至关要紧。
5.对于农业人口中有固定收入的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在业职员,其误工费收入根据交通事故发生地劳动力人均年纯收入计算。
6.对于无固定收入的职员,如有从事某种劳动的证据,也应由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出具证明,以确定其误工费数额。